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励时。
适道全由就师学,出尘须是禀天资。
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
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首尾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尧夫自励时。
适道全由就师学,
出尘须是禀天资。
好贤只恐知人晚,
乐善惟忧见事迟。
多谢友朋常见教,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自身修养与学识的追求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自我描绘,表达出他并非出于对诗歌的喜爱而写诗,而是在自我励志的过程中,写诗成为他的一种自我净化和自我反思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尧夫(指自己)为主体,通过对自身修行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道德修养和学识的追求。首两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励时",表明作者并非出于对诗歌本身的热爱而写诗,而是在自身的修行过程中通过诗歌来净化心灵和提升自我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适道全由就师学,出尘须是禀天资",强调了作者通过向师长学习来追求道德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需要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实现,同时也要具备与生俱来的才能和资质。
接着的两句"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知灼见的焦虑和忧虑。他希望能够早日遇见真正的贤人,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同时他也关注善良的行为和道德的实践,对于社会上的问题和事物的发展感到忧虑,希望能够早日得到改善。
最后两句"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和朋友们的感激之情,并再次强调自己并非出于对诗歌的喜爱而写诗,而是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对修行的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邵雍对道德修养和学识追求的坚持,以及通过诗歌表达自我和反思的情感。它强调了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同时也关注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对人际关系和真知灼见的渴望。
回头问己。返照蓬壶明彻底。一颗玄珠。上下周流出六虚。混成天癸。象适圆通明**。内外无拘。游奕天中不卷舒。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z5.
和靖林间欬嗽时,一边觅句一边饥。而今始会天公意,不惜功名只惜诗。
岁暮远交朋,携筇背洛城。往来兴废地,今古别离情。叠翠嵩峰色,泻寒伊水声。他年再相会,却讶白髭生。
在生已是为来错。死后形骸丑恶。合避三光寥廓。埋了休拾掇。子孙办孝如媒妁。迁葬分明嬉谑。并骨共同棺椁。显露贪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