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首夏病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思考。他提问自己从何时开始生活,意指人生的起点难以确定。他感觉自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时常忧虑或受病痛困扰。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忧虑逐渐减少,病痛也初步康复。他突然发现,身体和心灵都感到快乐,达到了无苦无忧的境地。此时正值仲夏,天气宜人,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衫,既不冷也不热。他移榻到树荫下,整日无所事事。或者喝一碗茗茶,或者吟咏几句诗。内心没有内忧外患的困扰,外界也没有职责和羁绊。然而,他自问这种自在的日子何时才能持久,何时才是最适合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问自答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他对人生、时间和自身感受的思考。通过反问句的形式,他表达了对人生起点的迷惑和岁月流逝的无常感。他描述了自己从忧虑和疾病中逐渐解脱出来,感受到身心的喜悦和平静。夏季的美好时光、宜人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都为他提供了自在的生活场景。他移榻于树荫下,度过宁静而自由的一天,通过品茗和吟咏诗篇,进一步加强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诗中的自问令人深思,作者希望能够延续这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却又疑虑未来的时机何时才能到来。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对时间和自身境遇的感悟,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镜中比并新壮後,风际携扶欲舞时。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往事星移物换,旧游雨冷云沈。真娘墓草几回青,问著寒潮不应。何处芙蓉别馆,依前杨柳离亭。东风吹泪入重局。为唤香魂教醒。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一春不奈雨和风。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云淡远峰浓。绿遍高桐。神仙知在此山中。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春暖锦棠覆径,夏凉红藕盈池。九蕊东篱绽菊,一花南岸梅枝。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苞卷金缕褐,萧然若空无。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