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作者介绍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
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
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
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
岂徒柔伏在淮淝。

中文译文: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
它变得温和心肠,去掉了杀戮的冲动。
它不与牛争夺甘草,不让自己陷入困境,
免得遭受狐狸伪装的威胁。

渡河岂能让它遭受他国的危害,
依托山谷,它终将摒弃暴行。
你效仿驺虞(传说中的马),保护生命草木,
难道仅仅是在淮水与淝水之间柔弱地伏下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在担任寿阳郡的官职期间所写,他将南山上的白额虎作为寓喻,来反思人类的行为。诗中提到,虎本来是凶残的动物,但有时也会变得温和,不再杀戮。与之相比,人类极其好争斗,争夺利益,不顾他人的生存权利。诗人呼吁人们学习虎的温和,不要伤害其他生物。

诗中的“渡河”可以理解为传统义务或责任,而“他邦害”则指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侵害,诗人在呼吁人们不要沉迷于争斗,而是要保护自己的家园。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驺虞护生草”来表达他对保护生命的期望,驺虞象征着伟大的护卫者。他在呼吁人们不要只是柔弱地屈服于压力,而是要像驺虞一样坚定地保护生命。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他希望人们能够学习自然界的和谐和温和,以此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