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书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面对连续失去妻子和儿子的悲伤和绝望之情。他说天空既然夺走了他的妻子,又夺走了他的儿子,虽然双眼还没有枯竭,但他内心已经几乎死去了。他将自己的悲痛比喻为雨水沉入地中,珍珠沉入海底,只有下到海底才能找到珍珠,只有挖掘地下才能找到水源。唯独人类归于泉水之下,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万古已经知晓了。他拍击胸膛时应该问谁,只有瘦弱憔悴的监中鬼会回答。
赏析:
《书哀》是一首极其悲伤的诗词,通过作者的表达,展现了他面对连续的丧失所带来的绝望和无奈。诗中的比喻手法生动而深刻,雨水沉入地底,珍珠沉入海底,表达了作者悲痛之深,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残酷。最后两句以疑问的方式提出,通过拊掌自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力和无助,也凸显了瘦弱憔悴的监中鬼作为唯一的回答者的孤独和悲凉。
整首诗词情感沉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悲痛之情。这种悲痛的情感通过比喻手法得到了凸显,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苦痛。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生死、命运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