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城北尼庵二首》

小摇蛇影鸟惊堕,已落背毛牛自如。
瞢欲分朋惭老病,与渠甘作典筹舒。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书城北尼庵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由两首组成,描绘了作者在书城北尼庵的景象和心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小摇蛇影鸟惊堕,
已落背毛牛自如。
瞢欲分朋惭老病,
与渠甘作典筹舒。

第二首:
泽畔芦丛荡子鹤,
阴中松上啸孤乌。
闲来踏碎青苔石,
卧看新云湿绿鱼。

第一首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蛇在摇摆,鸟惊飞起;已落下的背毛牛自在地行走。这一景象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平和和自在。

然而,第一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愧疚和无奈。作者感到年老体弱,欲与朋友分道扬镳,但因为病痛的困扰而无法做到。他与朋友渠水之间甘愿作为典筹,舒展自己的心情。这表明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状况的无奈。

第二首诗中,作者将视线转向了湿地边缘的芦苇丛中的子鹤,松树上啸叫的孤乌。这一景象呈现出一种恬静而寂寥的氛围。在闲暇时光里,作者踏碎青苔覆盖的石头,躺在那里观赏湿润的云和游动的绿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诗中虽然有些许的忧伤和无奈,但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和宁静的心态。这首诗让读者沉浸在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中,引发对生活和人情的思考和体悟。

  • 《颂古十首》

    恰好被人借去了,莫言邻舍不通容。团圞无缝难安笔,只抹烟云一两重。

  •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噉粥犹自力。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识。杯中药冷呼不醒,全家相顾无人色。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医巫技殚欲歛手,天高鬼恶吁莫测!偶然得活出望外,扶杖下床犹屡踣。读书心在目力短,袖手坚坐到窗黑。无功禄食四十年,叹息此责何由塞?

  • 《粉蝶儿慢》

    宿雾藏春,余寒带雨,占得群芳开晚。艳初弄秀倚东风娇懒。隔叶黄鹂传好音,唤入深丛中探。数枝新,比昨朝、又早红稀香浅。眷恋。重来倚槛。当韶华、未可轻辜双眼。赏心随分乐,有清尊檀板。每岁嬉游能几日,莫使一声歌欠。忍因循、片花飞、又成春减。

  • 《题颜景彝八窗玲珑》

    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端正好》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