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无戎卧贼曹,民兵赐笏解弓刀。
六年讲武儒冠在,不踏金门著战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晋地无戎卧贼曹,
民兵赐笏解弓刀。
六年讲武儒冠在,
不踏金门著战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的叔父在晋地无戎的时期,身为官员,却被贼寇所困扰。他作为士兵被赐予文官的礼仪,放下了弓和刀。经过六年的军事训练,他依然身着儒士的服饰,没有穿上战袍,没有亲自参与战斗。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很短,但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叔父的坚定和独特的品格。诗中的“晋地无戎”指的是当时晋地没有战乱,没有战争的需要,但作者的叔父仍然保持了他作为士兵的身份和职责。他被贼寇所困扰,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诗中的“民兵赐笏解弓刀”表达了叔父作为官员所受到的礼仪待遇,他将武器放下,接受了文官的赐予。这里的“笏”是官员的象征性礼仪用具,解开弓刀暗示他暂时放下了军事职责。
诗的最后两句“六年讲武儒冠在,不踏金门著战袍”强调了叔父的儒士身份。虽然他接受了长达六年的军事训练,但他依然穿着儒士的服饰,没有穿上战袍,没有直接参与战斗。这表明他虽然具备战斗的能力,却选择了保持儒士的风度和文人的身份,坚守着他的信仰和原则。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展示了叔父在战乱时期的儒士风度和坚定的品格,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扬。这首诗词弘扬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并表达了对儒士的理想和追求的崇敬。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题水牛,见《纪事》)
生世悔识字,祝身如野农。勤劳养尊老,膳味日可重。农篘熟新黍,耕休有过从。行吟答松籁,此乐逾歌钟。
多谢喧喧雀,时来破寂寥。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青丝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弹指过。封侯未必胜瓜圃,青门老子聊婆娑。江湖流浪何不可,亦曾力士为脱靴。清风明月不用买,何处不是安乐窝。鹤胫岂长凫岂短,夔足非少蚿非多。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不能高飞与远举,
今体雕镂妙,古风研考精。何人忘律韵,为子辨诗声。贾岛苦兼此,孟郊清独行。荆门见编集,愧我老无成。
日月如弹丸,顽心似坚石。坚石不可融,弹丸易跳掷。始见踏青行,相将年又极。谁将后夜霜,换我双鬓黑。有个不老方,诸人识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