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
浩然已分不才弃,张翰安能恤后名。
自叹还山何太晚,政须杯酒为深倾。
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书怀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自身才华与名利的看法。
诗中第一句“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春江白芷盛开的景象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秋天的田野上蟪蛄正在鸣叫,时光在不断流转。
第二句“浩然已分不才弃,张翰安能恤后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名利的放弃和无奈。诗人自谦地认为自己才华平庸,无法与当时的名士相比,而张翰则是指当时的文学名家,他能够关怀后来者的名声。
第三句“自叹还山何太晚,政须杯酒为深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文学成就的迟到和无法更改的遗憾。诗人意识到自己回归山林的决定来得太晚,而政事的纷扰需要借酒浇愁。
最后一句“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表达了诗人虽然自谦愚拙,但仍向官府宴请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向往。诗人希望能够与官吏们一同前往理想中的桃源,一同追求心中的美好。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转、个人才华与名利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怀疑与遗憾,以及对理想境界和追求的渴望。赵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心思融入其中,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含蓄的诗意。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春容已老有余态,祓禊虽古无前闻。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影庄严诸佛住。高标天柱八宏张,雄镇坤维百灵赴。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上方解冻僧人岩,远俗来游客填路,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乡关不住。谨依教语。脱身要归去。何思何虑。略而分诉。任他魔阻。丹诚显露。真心定处。去朋霞友聚。修行美事,在乎勤做。九转大功数。无中要取。个中敷布。得瞻眉宇。可登云路。性灵昭著。神仙自是度。
三春一半入群芳,朱朱白白竞天香。人间无处著此景,付与长庚作肺肠。长庚乘风下天宇,明窗万卷饱今古。笔端著处皆春容,文墨林中三角虎。只今声价高云烟,要辙故应岁九迁。便当折槛追家世,与国同休亿万年。
苏子秋七月。向凉宵、扁舟与客,共游赤壁。清吹徐来波不动,举酒诵诗属客。白露与、水光相接。万顷茫茫风浩浩,飘飘乎、遗世而独立。棹兰桨,沂空阔。正襟危坐而言曰。客知夫、天地之间,久长无物。惟有清风与明月,万古用之不竭。寓耳目、为声为色。客笑欣然重酌酒,忽盘肴既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