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
原上见远山,被褐起行歌。
依依墟里间,农叟荷过。
华林散清月,寒水淡无波。
遐哉栖遁情,身外岂有它。
人生行乐耳,富贵将如何!
《述怀》是元代倪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读书在衡茅下,
秋天深处黄叶多。
山峰在前远眺,
我披着褐色衣起身歌。
在村落间依依徘徊,
农夫荷着东西经过。
华林中月亮散发清光,
寒冷的水面平静无波。
遥远的遁居之情,
我身外除此别无他。
人生的乐趣啊,
富贵又将如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倪瓒的遁世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衡茅下读书的情景,秋深时黄叶落满。他眺望远山,披着褐色衣服起身歌唱。他徘徊在乡村之间,看到农夫背着东西经过。华林中的月亮洒下清辉,寒冷的水面平静无波。诗人追求遥远的隐居生活,认为除了这种生活方式,别无他物能使他满足。最后,他提出了对人生乐趣和富贵的思考,暗示着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
赏析:
《述怀》描绘了作者对遁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富贵的嗤之以鼻。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秋天的黄叶、远山、清月和寒水,以及乡村中的农夫,为诗词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他将读书与隐居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对于心灵的滋养和启迪的重要性。
诗词的结尾提出了一个反问,对人生的行乐和富贵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对功名利禄的冷嘲热讽,体现了作者对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对精神追求的强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遁世情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乐趣的反思,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