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述怀》

心如冰静已无波,劫世虚言莫问他。
老眼易昏书字大,醉言难谨忤人多。
山厨烟火烧红叶,水国衣裳制绿簑。
浊富清贫分两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述怀》是王镃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对世事的思考。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心如冰静已无波,
劫世虚言莫问他。
老眼易昏书字大,
醉言难谨忤人多。

山厨烟火烧红叶,
水国衣裳制绿簑。
浊富清贫分两路,
高眠不管吏徵科。

中文译文:
内心宛如静止的冰湖,不再有涟漪,
在这混乱的世道中,虚假的言语别问他。
老眼容易昏花,书字变得模糊难辨,
醉酒之言难以谨慎,得罪他人的事情常有发生。

山中的厨房里冒出炊烟,烧得红叶发红,
水乡的人们穿着绿色的蓑衣。
贫富之间分成了两条道路,
即使在高处安然入眠,也无需关心官府的选拔考试。

诗意和赏析:
《述怀》这首诗词以幽静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冷静和对世事的深思。诗中描述了作者心如冰湖般的平静,不再受到外界波澜的影响。他对这个世界的虚假言辞感到厌倦,不愿再去追问真相。作者的老眼易昏,读书需要较大的字体才能辨认清楚,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在醉酒时言行不慎,易得罪他人。

诗中出现的山厨烟火和水乡绿簑,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细微之处。炊烟升起,燃烧着红叶,呈现出秋天的景象;而水乡的人们则穿着绿色的蓑衣,展示了当地的风俗和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表达了社会的分化和作者的超脱。诗词中提到了贫富两个极端,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轨迹。而作者则宁愿在高处安然入眠,不再关心官府的选拔考试,暗示着他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述怀》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冷静思考和对虚假言辞的厌倦,展示了一个超脱尘俗的心灵追求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送子仁侄南归而首》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 《即事》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 《下第别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 《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 《旅怀》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