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林十景诗》

路盘屈曲蛇行惊,岭危崒嵂龟纹真。
俯窥毛悚超宇宙,仰扪手得探星辰。
斜阳堕块硃砂魄,暮霞几缕胭脂色。
来朝海气汎扶桑,拥出金轮光赫赫。

作者介绍

谢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对策极攻宰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抑爲二甲,即弃去。五年,试教官,除教授建宁府,未上,江东西宣抚司吴潜辟爲干办。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爲江东漕试试官,发策十问擿贾似道误国,谪兴国军安置,贬所知州、知县皆及门执弟子礼。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放归。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二年,信州陷,遂变姓名入闽,隠于卜。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参政魏天祐强之而北,至燕不食死,年六十四。门人诔之爲文节先生。有《叠山集》,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叠山先生行实》、《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谢枋得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五年刻《叠山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六年谢氏藴德堂刻《谢叠山公文集》(简称嘉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书林十景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谢枋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路盘屈曲蛇行惊,
岭危崒嵂龟纹真。
俯窥毛悚超宇宙,
仰扪手得探星辰。

斜阳堕块硃砂魄,
暮霞几缕胭脂色。
来朝海气汎扶桑,
拥出金轮光赫赫。

译文:

弯曲的道路蜿蜒而行,使人惊叹;
险峻的山岭上,纹理如龟的皮肤那般真实。
低头窥视,令人心悸,超越宇宙的辽阔;
抬头探索,伸手可触,寻找星辰的奥秘。

夕阳斜斜地落下,留下一块红色的砂魂;
暮霞中飘散几缕胭脂般的色彩。
朝向东方,海洋的气息漂浮着扶桑;
金轮映出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辉。

诗意和赏析:

《书林十景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山水的感悟和对宇宙的探索。诗中的“路盘屈曲蛇行惊”形容道路蜿蜒曲折,给人带来惊喜和意外。岭上的山峰险峻,纹理如龟背般真实,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细腻。

诗人用“俯窥毛悚超宇宙,仰扪手得探星辰”表达了对宇宙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诗中的“毛悚”形容心悸,暗示了人们对宇宙浩渺无边的敬畏之情。通过低头俯瞰,诗人试图超越个人的局限,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诗词的后半部分以夕阳和暮霞为景,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斜阳堕块硃砂魄”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景象,落下的斜阳如同一块红色的砂魂。暮霞中的胭脂般色彩给人以温暖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来朝海气汎扶桑,拥出金轮光赫赫”描绘了东方的海洋和旭日的壮丽景象。海洋散发着扶桑的气息,金轮的光芒耀眼夺目,表达了东方文化的辉煌和光明。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探索。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审美追求和对东方文化的推崇。

  • 《题樟亭驿楼》

    危槛倚山城,风帆槛外行。日生沧海赤,潮落浙江清。秋晚遥峰出,沙干细草平。西陵烟树色,长见伍员情。

  • 《闻永叔复馆因以寄贺》

    东方有铩禽,已喜羽翰插。重来金马门,莫忘黄白峡。黄牛无冬春,远水生鳞甲。今非昔日忧,贺酒特新压。

  • 《寄寻萍公》

    闻在湓城多寄住,随时谈笑浑尘埃。孤峰恐忆便归去,浮世要看还下来。万顷野烟春雨断,九条寒浪晚窗开。虎溪桥上龙潭寺,曾此相寻踏雪回。

  • 《感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 《赠音上人》

    脱白披缁迹涉奇,傍人能说举幡时。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喜舍未逢大檀越,实封输与小沙弥。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

  • 《秋日田家杂咏》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