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苦言危凛雪霜,何人敢唤作刘郎。
休论瑞应夸图牒,羞死当年顾野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刘仲更春秋灾异後》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志苦言危凛雪霜,
何人敢唤作刘郎。
休论瑞应夸图牒,
羞死当年顾野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说之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中提到了刘仲更,他是一个历史人物,据说他能预测灾异。诗人通过描绘冰雪覆盖的严寒景象,表达了国家面临的危险和困境。诗人质问,有谁敢称呼自己为刘仲更,即谁敢承担起预测灾异的责任。诗人进一步指出,不要谈论吉祥的预兆,因为这只会让人感到羞愧,回想起当年顾野王的失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冰雪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凛冽的氛围,暗示着国家面临的危险和困境。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自称能预测灾异的人的质疑和不信任。诗人进一步指出,吉祥的预兆只会让人感到羞愧,因为它们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动荡的警示,展现了晁说之独特的写作风格。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帘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