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无他管,楼危有剩凉。
远流通越派,残日共秦光。
鸟道顽云黑,人家病叶黄。
高情梦箕颍,头景画潇湘。
山药香多桂,渔歌浊少商。
太平知可喜,何者是簪裳。
《书楼夏晚》是宋代李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楼位于偏僻之地,无人打理。
楼阁高耸,微风吹来清凉。
远处流水通向越国,夕阳余晖映照着秦山。
鸟道上乌云密布,人家中树叶已经枯黄。
我沉醉于高尚的情怀,梦中出现箕颍的美景。
我想象着绘画中的潇湘山水。
山药散发着香气,渔歌中却少了商贾的喧嚣。
太平盛世令人欣喜,但我不知道该选择何种装束。
诗意:
《书楼夏晚》描绘了一个偏僻而宁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夏日傍晚时的情绪和感受。诗人站在书楼中,远眺流水,迎接着夕阳的余晖。他观察到天空中乌云密布,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人们的家中,树叶已经由绿变黄,暗示着秋天的临近。诗人沉醉于高尚的情怀,梦想着美丽的箕颍风景,同时也想象着绘画中的潇湘山水。他闻到山药的香气,却听不到商贾的喧嚣,这让他感到宁静和安逸。诗人对太平盛世充满了喜悦,但他也陷入了犹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装束。
赏析:
《书楼夏晚》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远处流水、夕阳余晖、乌云密布、树叶变黄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丰富多样的景色。同时,他通过描述书楼中的高情梦箕颍、人家中的病叶黄、山药香多桂、渔歌浊少商等对比,呈现了不同的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也贯穿全诗。他对高尚情怀和美丽景色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然而,他也面临着现实社会的困扰和选择的难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犹豫和无奈。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不与人争鹿,常留客脍鲸。遍参埋雪立,轻举御风行。鸣止三千岁,游观数十城。前篇方出喙,又报后篇成。
大浦横塘九里湾,蚤潮船上晚潮还。侬心恰似东流水,直到海门无日闲。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月色胧明碧瓦,蜡烟浮动黄帘。罡骑飚轮欲下,一天飞霰纤纤。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十日后重阳。甘菊阶前满意黄。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尚有儿曹理寿觞。双鬓已沧浪。休问金门与玉堂。二仲相期三径在,徜徉。何用功成似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