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灯罢雪嵯峨,二月风光峭未和。
驰道残霙犹骇马,龙池新柳已如鹅。
蒋山出雾春罗薄,秦水含星晓镜多。
日暮歌钟何处发,五侯门馆夜经过。
《书去春画钟陵霁雪》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城灯罢雪嵯峨,
二月风光峭未和。
驰道残霙犹骇马,
龙池新柳已如鹅。
蒋山出雾春罗薄,
秦水含星晓镜多。
日暮歌钟何处发,
五侯门馆夜经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帝都的一次夜间漫步。在灯火熄灭之后,皇城中的大雪依然高耸挺拔,风景凛冽而未和煦。路上残留的霜雪使得马匹惊骇不安,而龙池旁新长的垂柳如同一群白鹅在水边栖息。山中的雾气逐渐消散,春天的轻纱薄雾飘荡,而秦水上的星光犹存,与黎明的镜子相映成趣。夜幕降临,钟声响起,歌声从何处传来呢?五侯门馆中的夜行人经过这里,带来了一份神秘的氛围。
赏析:
《书去春画钟陵霁雪》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夜晚的氛围,展示了明代诗人程嘉燧细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灯火熄灭后高耸的雪山、惊骇的马匹、垂柳如鹅等,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寒冷和静谧。同时,描写中融入了一些神秘而浪漫的元素,如蒋山的雾气、秦水的星光以及夜晚的钟声和歌声,给人以一种悠远而幽静的感受。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繁华都市中夜晚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富有韵律感的对仗和押韵,使得整首诗词流畅而优美。同时,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声音的巧妙运用,诗中展示了一幅寂静而神秘的夜景画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诗人程嘉燧的才华和诗性。在阅读时,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冷艳和夜晚的静谧,还能够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神秘氛围之中,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