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事呈韩布殿丞》

南宫曾薦牧之文,失足徒劳忽十春。
天上云龙期际会,山中猿鹤愧因循。
无功岂不孤黄石,有道何堪忆紫莼。
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锺鼎古何人。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书事呈韩布殿丞》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宫曾荐牧之文,
失足徒劳忽十春。
天上云龙期际会,
山中猿鹤愧因循。
无功岂不孤黄石,
有道何堪忆紫莼。
少壮由来须努力,
篆铭锺鼎古何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范仲淹对自己的书法才华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南宫曾荐牧之文,指的是南宫牧,他是范仲淹的同僚,曾经推荐范仲淹的书法作品。然而,范仲淹感到自己在书法上的成就并不如意,他形容自己在书法创作上已经失足徒劳了十年之久。

范仲淹通过描绘天上的云龙和山中的猿鹤,表达了对那些在书法艺术上更有成就的人的羡慕和愧疚之情。他认为自己因为一直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和突破,所以感到愧疚。

诗的后半部分,范仲淹提到了黄石和紫莼,这是两种与书法相关的材料。他用“无功岂不孤黄石”来形容自己在书法上没有取得突出的成就,而“有道何堪忆紫莼”则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曾经有过的书法才华的怀念。

最后两句“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锺鼎古何人”是范仲淹对自己的警示和激励。他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而“篆铭锺鼎古何人”则是指古代篆刻和铭文的大师,范仲淹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在书法上有所建树。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对自己书法才华的自省和反思。他通过描绘自己的不足和对他人成就的羡慕,表达了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自身努力的期许。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范仲淹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的要求。它也提醒了读者,年轻时应该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华和技艺。

  • 《挽方惠粹》

    家谱推贤裔,乡评号吉人。佩银成短梦,冠玉漫长身。朱轸鸾胶断,青林鹤表新。空令柱下史,反惜幕中宾。

  • 《葛井仙踪》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

  • 《送王实之赴长沙幕》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不应卑湿地,犹着广寒仙。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鞵缘。

  •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永嘉迪古岩作亭梅竹间东阁为摘少陵天寒翠袖》

    凛凛冰玉质,亭亭雪霜姿。共此岁寒操,不与东风期。群芳性苦殊,道人心自知。悠然澹相对,千载有遐思。

  • 《思山吟》

    看即青山与白云,寻思没量大功勋。未知乐处缘何事,岂止饥时会茹荤。千首拙诗难着怨,一樽芳醑别涵春。壶中日月长多少,能老红尘几辈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