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事》

越天梅雨短长思,嵩阳客子问归期。
幽梦远近徒犹夷,细字老眼厌纷披。
身将隐矣又何为,且舒萦滞为客时,故自平平欲语谁。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书事》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念故乡的客人在异乡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

诗中的第一句“越天梅雨短长思”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越天指的是越国,梅雨则象征着时光的短暂。诗人在异地,思念之情如梅雨一般短暂而深沉。

第二句“嵩阳客子问归期”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在嵩阳地区的境遇。嵩阳是指嵩山,这里代表着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诗人被人问及归期,暗示他在异乡的归途遥遥无期。

第三句“幽梦远近徒犹夷”表达了诗人对于幽梦的追求。幽梦指的是遥远的梦想和理想,远近徒犹夷表示即使追求幽梦,也只是徒劳无功。

第四句“细字老眼厌纷披”描述了诗人对于琐碎事物的厌倦。细字指的是琐碎的文字,老眼则代表着诗人的智慧和经历。诗人已经厌倦了纷繁复杂的世事,渴望返璞归真。

接下来的几句“身将隐矣又何为,且舒萦滞为客时,故自平平欲语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即将隐退,不再追求名利,但又不知道自己还有何为之事。他希望能够舒展自己的才情,但却因为身为客人而受到限制。他感到自己的言语平平无奇,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内心的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书事》通过描绘一个思念故乡的客人在异乡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厌倦。诗中运用了梅雨、嵩阳、幽梦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 《即席》

    落叶不胜扫,月明树阴疏。亲邻二三子,樽酒相与俱。霜栗剥寒橐,晚菘煮青蔬。解官方就门,敦薄无简书。纯益气萧萧,未羁天马驹。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大薛知力学,日来反三隅。小薛受善言,如以柳贯鱼。天民尝逸驾,近稍就橛株。知命虽畸人,清谈颇有余。阿卢快犊子,规矩

  • 《内蒙东部纪游 陈旗草原二首之二》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不寐二首》

    □□□□听漏筹,檐声得得伴春愁。残灯似唤人开□,□□□□妾护篝。昔者鹤曾为道士,俄而蜨又化庄周。要知梦觉皆虚幻,且拨寒炉起坐休。

  • 《过丰城三十里始见庐坐落》

    石坑东畔好田庐,更著青林映带渠。新喻丰城三百里,中间萧索独何如。

  • 《一公房》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 《赠刘琨诗二十首 四》

    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