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天梅雨短长思,嵩阳客子问归期。
幽梦远近徒犹夷,细字老眼厌纷披。
身将隐矣又何为,且舒萦滞为客时,故自平平欲语谁。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事》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念故乡的客人在异乡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
诗中的第一句“越天梅雨短长思”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越天指的是越国,梅雨则象征着时光的短暂。诗人在异地,思念之情如梅雨一般短暂而深沉。
第二句“嵩阳客子问归期”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在嵩阳地区的境遇。嵩阳是指嵩山,这里代表着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诗人被人问及归期,暗示他在异乡的归途遥遥无期。
第三句“幽梦远近徒犹夷”表达了诗人对于幽梦的追求。幽梦指的是遥远的梦想和理想,远近徒犹夷表示即使追求幽梦,也只是徒劳无功。
第四句“细字老眼厌纷披”描述了诗人对于琐碎事物的厌倦。细字指的是琐碎的文字,老眼则代表着诗人的智慧和经历。诗人已经厌倦了纷繁复杂的世事,渴望返璞归真。
接下来的几句“身将隐矣又何为,且舒萦滞为客时,故自平平欲语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即将隐退,不再追求名利,但又不知道自己还有何为之事。他希望能够舒展自己的才情,但却因为身为客人而受到限制。他感到自己的言语平平无奇,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内心的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书事》通过描绘一个思念故乡的客人在异乡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厌倦。诗中运用了梅雨、嵩阳、幽梦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乾鹊飞鸣绕路隅,长须迎望果持书。鸡豚本自无烦饷,七日山行惯食蔬。
魁阀分根异,充然秀气储。少年古心貌,危世旧诗书。鵩怪来何早,熊祥梦竟虚。遥知蕙帐下,昼哭痛何如。
未得科名鬓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师。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尚对交朋赊酒饮,遍看卿相借驴骑。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
奸{二豕}顽蛮,更加白{左亻右幼}。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程式天蛇窜草。千不合,,万不合,凤口山前,乞指路头。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
素琴之堂虚且清,素琴之韵沦杳冥。神闲意定默自鸣,宫商不动谁与听。堂中道人骨不俗,貌庞形端颜莹玉。我尝见之醒心目,宁必丝桐弦断续。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成亏相半疑昭文。阮手钟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讵可论。道人道人听我语,纷纷世俗谁师古,金徽玉轸方步武,虚堂榜名无自
湖光滟滟水平堤,醉倚栏干晚霁时。入镜往来人倒影,窥天指掠燕低飞。雨痕犹向梅妆见,风色偏於柳线知。景物相撩无好句,乞公诗作画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