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明月韬光甓社湖,
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
来往横塘一鄙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上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社湖之上。作者以此来表达对于文化和学识的赞美,认为这种智慧的传承和发扬是来自于前人的贡献。然而,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他所处的清江曲地区,人们对他的才华和贡献并未予以认可,只能在默默无闻中来往于横塘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明月和社湖的描绘,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明月代表着光明和智慧,而社湖则象征着文化和学识的传承。作者通过这样的描绘,凸显了耆儒的重要性,他们扮演着发挥千载智慧的角色。
然而,作者在描写自己的处境时流露出一丝无奈。尽管他具有才华和贡献,但在清江曲这个地方,他的价值和才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他自称为"一鄙夫",表达了自己默默无闻的处境和心境。
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意,也揭示了作者个人的困境。通过对于社湖和清江曲的对比,作者展示了自己在学识与社会认可之间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处境。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园林芳事渐阑珊,客思无聊午梦残。红杏花繁蜂蜜饱,碧芹香老燕泥乾。光阴有限鬓已白,勋业无杨心尚丹。倚遍吟阑天俗暮,一帘风雨卷青春。
道在无今昔,才难有屈伸。青编知了意,白眼付时人。镜里颜容旧,胸中事业新。绝叹知味鲜。渠自说甘辛。
仙子仙郎,两情今是欢娱会。莲花池内。好个鸳鸯对。一自芳容,一自才华最。真佳配。荣华富贵。寿考千秋岁。
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客中淡无事,翛然一杯酒。书生拙自料,事业期不朽;少年忝朝迹,蹭蹬今白首。历观千载事,和戎固尝有。定襄五原间,乃可画地守。神州在何许,东巡已去久。煌煌一统业,谟训其可负?荆楚多剑客,宣润富弩手,孰能用其长,坐使老农亩。讲武幸长杨,劳军
天寒书殿晓班清,气爽仙盘瑞露零。讲罢群公佩声散,一竿宫日转槐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