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编有补曾无损,白璧难全易作瑕。
欲下凉帷玩真味,莫将丝履染尘沙。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帷》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色的编织帷幕有缺损而得以修补,白色的美玉难以完美无瑕。欲欣赏凉爽的帷幕,不要让丝绸的履物沾染尘沙。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青色编织帷幕和白色美玉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境遇和追求完美的主题。诗人认为,虽然编织帷幕有损伤,但可以修补;而美玉难以完美无瑕,却可以通过加工雕琢变得更加珍贵。诗人在描绘这些物象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赏析:
《书帷》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编织帷幕和美玉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完美的思考。诗人通过物象的比喻,寄托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人性的理解。
诗中的青编和白璧分别象征着不同的事物。青编代表着帷幕,而白璧则代表了珍贵的美玉。帷幕被损坏后可以修补,而美玉虽然难以完美无瑕,但可以通过加工雕琢变得更加珍贵。这种对物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中遭遇挫折和不完美的一面,但同时也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通过努力和修补,可以弥补缺陷,变得更加完美。
最后两句诗意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期望。诗中的凉帷和丝履象征了清凉和洁净,而尘沙则代表着世俗的杂乱和污染。诗人告诫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要以纯净的心灵去欣赏,不要让尘沙染污了它们。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人们心灵净化和追求高尚品质的劝诫。
《书帷》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物象的比喻和意象的构建,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不完美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修补自身的缺陷,并以纯净的心灵去欣赏美好的事物。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洁净,不受世俗的污染,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净化。
风行水上偶成文,暖入园林自在春。换国虽工非我有,呕心得句为谁珍。三生戒老诗堪画,千古长庚笔有神。不用临风叹奔逸,箪瓢一笑舜何人。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愿楼头、羌笛
琼玉林中笑语亲,色香原不著根尘。淡烟疏雨静相对,聊藉诗篇管领春。
吾事方如此,诸儒说更多。高明俄已竟,广大日无何。意远身仍近,人同已易讹。且当行故步,未敢赴殊科。
三岁都城寓远坊,今年一热古无双。夜来何处山村雨,凉到蒲桥桥北窗。
青松下,珊珊遍地谁知价。无限聪明只道空,问说真空没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