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作者介绍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谘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着有《晞髪集》、《西臺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创作背景]这是文天祥就义后不久,谢翱为他的诗文集题写的诗。

[内容评析]起句劈空而来,文天祥殉国的不幸消息传来,谢翱肝胆俱裂,痛不欲生。但作者并不简单叙述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而是写自己在噩耗传来后的极度痛苦和迷乱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飞越千山万水,到万里之外的北国去和死者见面。次句承上而来,却又急转直下。当精魂不辞万里之遥,跋山涉水,到达北国之后,却又「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深深的悲哀和失望中,梦魂猛醒过来,原来所知已物化,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飞」的急切和「隔」的绝望,在这里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照。诗人悲不能已,痛哭着迸出了下面两句:「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忠臣死得其所,自己苟且偷生,又有甚么意趣?这两句用「死」、「生」二字组成奇特对偶句,蕴蓄着极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
第三联转向正面写文天祥,进一步抒发哀痛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表明心迹、充满正气的诗句。如今,耿耿丹心仍在,而英雄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尾联推进一层。痛苦是需要发泄的,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竟然没有可以发泄自己感情之处。伤心之泪,未能明流,只得暗吞。末句委婉地表示决心,将埋名隐姓,遁迹山林,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此诗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抒写深沉的家国兴亡之痛。由闻知死讯、渴求重见到死生相隔、无缘重逢:再由壮志未酬、血沃大地,到无处挥泪,决心归隐,百转千回,从深处着笔,写到至情处,不辨是诗是泪。作者本以工于锤炼著称,这首诗却以白描见长,字字用血泪凝成,读之令人泣下。

[难词注释]①文山:文天祥。卷:这里指诗文集。②丹心:赤诚的心。文天祥有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浑:全。③碧血:语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丹心」和「碧血」并举,称颂为国死难人。④堪:可,能。

  • 《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 《答吴子真》

    子居金华山之东,我居金华山之西。东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识心相知。扳条采荣远莫致,梦中往往或见之。子持一卷易,我攜一篇诗。此诗此易世不识,与子共作千年期。前乎千载事已矣,后乎千载谁是非。握手论心语未了,松风万壑寒生衣。山深梦断不可觅,落花耿耿寒梅枝。起视金华

  • 《和汤倅梅花韵》

    玉奴端不负花期,乞得东皇一笑归。淡扫娥眉怜虢国,半匀妆面妒徐妃。有情立马留新恨,无赖啼禽送落晖。金铉政须和鼎实,莫嫌笛里浪惊飞。

  •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 《和息庵呈蒙山韵》

    象骖来自海之滨,何幸相逢孤独园。好句不妨诗共屋,戏言敢及赋名坤。江湖自有清风调,云月难招流俗魂。千里文章本同味,几时樽酒细重论。

  •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

    殷勤儒帅饯图南,文物彬彬岁比三。远业相期唐进士,流风一洗晋清谈。歌陈呦鹿筵初宴,分揣庸驽乘莫骖。好向琼林待公衮,杏园春色正红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