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指点层云气阿干,
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
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
於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
惜欠胡床著席间。
译文:
层云指点,云气迷漫,哎呀,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次看着夕阳思古,一半时光在春风和酒中消磨。
请让我舒展身姿,尽情拥抱白发,与人共享妩媚之美,有如青山。
前身乃是文学家王粲,他重拾笔端,可惜他没有享受到胡床席间的欢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山水、时光和官场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闲逸的向往之情。诗人深感官身之累和繁忙之苦,不禁感叹官场之生活不如自由自在的闲适。他多次在夕阳下沉思,回想起古人的事迹和古代的风光,如此才能在春风和美酒的陪伴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渴望能够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的乐趣,展现自己的婆娑姿态,与美丽的青山共存。最后两句提到了古代文学家王粲,他在胡床上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诗人惋惜自己没有能够与他一同共享胡床席间的乐趣。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美酒佳肴的追求。通过山水和古人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由、闲适和情趣为主题,以优美的辞章和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