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树中草》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树中的草来表达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观察到树下的青草,它们生长在树的庇护下,看似安全稳定,但实际上也存在着生命的脆弱和危险。草虽然依附在树根上,却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枯死。诗人通过这种景象,暗喻人世间的事物和命运的无常。草的生死荣枯,象征着人的兴衰和命运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一个微小的自然现象,诗人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变化的真实性。青草托根非不危,表达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质和内在的危险性。草生树却死,突出了人世间的反常现象和人事无常的真理。
这首诗词虽然只有四句,但通过简练的表达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同时,这首诗词也揭示了人类力量的相对脆弱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变化和挑战。
总之,张祜的《树中草》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化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