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六十喜平头,微禄虚名老可羞。
自笑一生同蝜蝂,了知万事等蜉蝣。
寡懽元亮须归去,老病相如已倦游。
只忆西湖春涨绿,柳边雪外舣兰舟。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衰年》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衰年六十喜平头,
微禄虚名老可羞。
自笑一生同蝜蝂,
了知万事等蜉蝣。
寡欢元亮须归去,
老病相如已倦游。
只忆西湖春涨绿,
柳边雪外舣兰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六旬老人的心境和感慨。作者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对衰老和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他对自己的微薄收入和虚无的名声感到羞愧,觉得老来无所依靠,就像一只蜜蜂或蜉蝣那样渺小。他回首一生,认识到万事都是短暂的,就像蜉蝣一样。他感到寡欢的友人元亮也应该回归故乡,而他自己像相如一样,已经对游玩感到厌倦。他只能回忆起春天西湖的绿水和柳树边雪外的兰舟。
赏析:
《衰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一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生活与蜜蜂、蜉蝣相对比,凸显了人生的短暂和渺小。通过对自己的微禄和虚名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功利和名利的淡漠态度。他借助元亮和相如的形象,暗示自己也应该回归平淡的生活。最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省和淡泊为主题,通过对衰老和世俗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自然、岁月和人生的感慨,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萧艾秽群芳,草木纷零落。梅花我辈人,例合束高阁。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朝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