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裂寒窗,余响到我床。
闻鼠有啮声,不省何物伤。
儿呼须我起,顾无灯烛光。
伏枕置所念,去梦通扶桑。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霜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霜风裂寒窗,
余响到我床。
闻鼠有啮声,
不省何物伤。
儿呼须我起,
顾无灯烛光。
伏枕置所念,
去梦通扶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霜风吹得寒窗裂开,风声传到作者的床上。作者听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但不知道它在咬什么东西。孩子的呼唤使作者不得不起床,却没有灯光照亮。作者躺在枕头上,思念着远方,希望能够在梦中到达遥远的扶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赏析:
《霜风》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冬夜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寒窗、霜风、床铺等细节描写,营造出冰冷的氛围,寓意着孤独和困苦。作者对窗外风声和老鼠的声音的感知,展示了他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孩子的呼唤使得作者不得不放下个人的思绪,起身应对现实生活的责任。然而,诗人仍然没有得到光明和温暖,没有灯烛的光亮象征着他生活的困顿和贫苦。最后,作者在枕头上躺下,思念着远方的扶桑国,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寒冷冬夜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如风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等,增强了诗词的写实感和代入感。同时,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向往,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力量的精神。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山涵倒影新晴后,水漾圆花乍雨时。每到凭栏心似镜,细看无一不相宜。
城上清钟散御墀,曙鸦声动万年枝。天回阁道星辰迥,云捧乾清岁月迟。内省尚承东阙旨,从官稀见早朝仪。羁孤愁断周南目,仙仗新传到具茨。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名重星垣试,官闲月寺中。竹符千里郡,花浪一帆风。尘隙驹從度,霞觞酒莫空。公堂封笔塚,郵舍递诗筒。骚客休怀楚,词臣合薦雄。长庚谪仙骨,须入抃鼇宫。
寒日行白陆,朔吹扬飞尘。送客往广陌,中情多苦辛。野云覆长路,孰识东西秦。临发执前绥,愿为陈所因。瞻彼二黄鹄,泪下不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