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莲菡漾红霞,并带双花足赏嗟。
醉面相看谁得似,三郎夜饮玉真家。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双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池莲菡漾红霞,
并带双花足赏嗟。
醉面相看谁得似,
三郎夜饮玉真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池盛开的莲花,水面上泛起了红色的霞光。其中有一朵莲花开得特别美丽,它长着双重的花瓣,令人赞叹不已。诗人以醉态相对的面容与这朵莲花相互凝视,想找到谁与这朵莲花相得益彰。而在夜晚,诗人三郎去玉真家饮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莲花景象,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尤其是那朵双瓣莲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它的独特之处,使人感叹不已。
诗中的"醉面相看谁得似"表达了诗人对这朵莲花的喜爱之情,并暗示诗人也许在人生中正在寻找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人。三郎夜饮玉真家,则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有典型的宋代诗风。
夜月流瑶圃,春风满玉都。篱疏先剥落,树密正模糊。乱点横烟鴈,惊啼失木乌。醉魂方浩荡,风袖不支梧。
秋漠漠。登临常羡东飞鹤。东飞鹤。一襟乡泪,为君双落。明年不负黄花约。故人须我归舟泊。归舟泊。荆溪亭下,晚秋寒薄。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芬陀利出盆池上,妙时薰我三生障。月明风细愈严净,政恐下有威光藏。
芍药新移种,红拳餐万雏。看来已可爱,未问有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