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双头莲》

汉室婵娟双姊妹,天台缥缈两神仙。
当时尽有风流过,谪向人间作瑞莲。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双头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室婵娟双姊妹,
天台缥缈两神仙。
当时尽有风流过,
谪向人间作瑞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朵美丽的莲花,象征着两位出身显赫的女子,她们来自汉室皇族,拥有非凡的美貌和仙人般的气质。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她们被迫离开天台、降临尘世,并以一个奇特的方式展现自己。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调描述了两朵莲花,实际上是在描绘两位美丽的女子。诗中的"汉室婵娟双姊妹"指的是她们来自汉朝皇族,拥有高贵的出身和婀娜的容貌。"天台缥缈两神仙"表达了她们超凡脱俗的仙人形象,仿佛来自遥远的天台仙境。

接下来的两句"当时尽有风流过,谪向人间作瑞莲"表明她们在天台仙境中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和风流人物的追逐。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她们被迫离开仙境,转世到人间,并以一朵神奇的莲花形态示人。

整首诗词通过对两朵莲花的描绘,隐喻了两位女子的境遇和命运转折。她们从高贵的仙境降临到尘世间,这种转变既是一种离别和遗憾,同时也是她们在人间绽放光彩的机会。这种转折和命运的变化,给诗词增添了一种深情和意境的含义,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的起伏和变幻。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莲花的隐喻,抒发了作者对女子命运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对美丽和命运的独特见解。

  • 《菩萨蛮(七夕)》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 《小长干曲》

    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 《次韵答简簿》

    少日牛衣尝熟眠,老来驼褐不护寒。欲呵龟手拈秃笔,怯看冰柱县疏檐。东风不解着梅柳,翻作六出欺春妍。春回腊尽亦可好,但为浮生添一年。负郭有人如石笋,雪里哦诗自烹茗。胸中盎盎有天和,户外萧萧尚冰冷。日炊脱粟不自怜,却念野庐无爨烟。此忧未知可解否,准拟为君浮酒船。

  • 《採香径》

    缯甲如荼护此台,玉颜憔悴锦帆来。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雁回。响屧藓埋丹凤迹,缕衣花变粉蛾灰。谁知子夜歌残日,树满西山似绿苔。

  •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