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双韵子(般涉调)》

鸣鞘电过晓闱静。
敛龙旂风定。
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
清光近。
欢声竟。
鸳鸯集、仙花斗影。
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作者介绍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诗词:《双韵子(般涉调)》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鸣鞘电过晓闱静。
敛龙旂风定。
凤楼远出霏烟,
闻笑语、中天迥。
清光近。欢声竟。
鸳鸯集、仙花斗影。
更闻席曲瑶山,
升瑞日、春宫永。

中文译文:
剑鞘发出声音,电光瞬间穿过黎明时分的宫闱静寂。
将龙旗收敛,风也停息。
凤楼遥远,飘散着淡淡的烟雾,
听见欢笑声,仿佛来自天空中。
清晨的光芒接近,欢声渐绝。
鸳鸯在一起,仙花舞动着影子。
还能听到瑶山上的乐曲声,
升起吉祥的太阳,春宫永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娴熟的技巧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场景,展示了宋代宫廷生活的豪华和喜庆。诗中通过描写早晨的宫闱,以及凤楼、笑语和欢声,表达了繁荣昌盛的气氛。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剑鞘鸣动、电光闪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世界。接着,诗人用凤楼、烟雾和欢笑声来描绘宫廷的繁荣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诗中的清光、欢声和鸳鸯,都是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的元素,给人以温馨愉悦之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春宫永恒的美好景象,瑶山上的曲乐声和升起的吉祥太阳,象征着富饶和繁荣的未来。整首诗以其华丽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宫廷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象,展示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繁荣和喜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场景。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