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展现出垂悬的星象,太阳和月亮相互交替旋转。为何明亮的月亮,偏偏被指引着传承至今。波浪之音修炼成七宝,满口吟唱着彩虹裙九曲,最婵娟的是阿姊。愤激的奏章写满青春,恳求陛下倾听臣子的言辞。传旨给六丁,驱赶狡猾的兔子,屏蔽愚蠢的蟾宫。将老桂树移栽到白榆树边,深深锁住广寒宫殿,不允许姮娥歌舞,按序守护星辰轨迹。永远保持圆满,与太阳长久对望。
诗意:
这首诗以对月亮的感悟和表达为主题。诗人观察到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思考着为什么月亮的光芒一直被古人传承并指引着后人。诗中描绘了波浪之音修炼成宝贵的财富,彩虹裙吟唱出美妙的曲调,最美丽的是阿姊。诗人表达了对青春的激情,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倾听。他呼吁皇帝对官员的建议给予重视,清除腐朽和愚昧,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行。诗人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月亮永远保持圆满,与太阳相对。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对月亮的赞美和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引发了对历史传承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他将月亮的光芒比喻为宝贵的财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对仗等,使诗句更加鲜活和富有感染力。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社会正义的呼吁以及对永恒和完美的向往。
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期望和关注。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辞引起读者和当权者的共鸣。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并以此来反思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和谐与完美的向往。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墙角新开白版扉,时寻樵牧弄烟霏。代耕岂若收躬稼,赐帛可如出自机。湖海浪游今已倦,山林独往未全非。百年只愿身强健,长为慈亲负米归。
群儿欺老少陵穷,口燥唇乾发漫冲。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於中国作男儿。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