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奉陪永康白使君游青城再次韵)》

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
千岩万壑奇秀,禽鸟寂无声。
好是群贤四集,同访宝仙九室,中有玉京城。
眼底尘嚣远,胸次利名轻。
云山旁,烟水畔,肯渝盟。
传呼休要喝道,方外恐猜惊。
雅羡林泉胜概,倘遂田园归计,志愿足平生。
此意只自解,聊复为君倾。

作者介绍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弔高宗丧,镗爲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雪山峻岭高耸,青松白雪相映。千峰万壑奇丽,却无鸟鸣声。好像群贤聚会,一同拜访九仙,中有玉京城。眼前的尘嚣烦扰远去,胸中的功名利禄变得微不足道。在云山旁,烟水畔,我肯与你结盟。传呼时不要大声喊叫,唯恐惊扰方外的仙境。我羡慕林泉胜景的美丽,如果能够回归田园的生活,就算是实现了一生的愿望。这些感悟只是我自己领悟,也许能够为你倾诉。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京镗为永康白使君游青城而作的水调歌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清静境地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雪山峻岭,青松白雪相映,千峰万壑奇丽,但却没有鸟鸣声,寂静无声,这种宁静的感觉使诗人感到舒适和安宁。诗人希望能够与同伴一同游览这美景,拜访九位仙人中的玉京城,但同时也希望传呼时要轻声细语,不要惊扰到这方外的仙境。在这个清静的境地中,诗人感悟到功名利禄的微不足道,向往回归田园的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向往。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山水描写,如“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千岩万壑奇秀”,“云山旁,烟水畔”,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壮美。诗中也充满了禅意和清静之感,如“禽鸟寂无声”,“眼底尘嚣远,胸次利名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超然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宋代的文学中也很常见。总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清静境地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 《移竹》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 《刘待诏老子出关图卷》

    不驰骏马驾青牛,西度函关紫气浮。文字五千传道德,仅同释教让儒流。

  • 《赠阿史那都尉》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 《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 《三羞诗三首》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

  • 《和王纯臣启至大寨闻擒鬼章捷书上奏喜而为诗》

    英主龙飞嗣位来,洮东首奏捷师回。若评后圣勋臣序,功占凌烟第一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