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水调歌头(红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曹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造物巧钟赋,
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
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
故学仙家繁杏,
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
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
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
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
斗取红妆娇面,
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
风月正相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美丽的梅花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人以梅花为对象,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梅花的纯洁美丽以及自己对于美的追求的决心。
赏析:
诗词开头以"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来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迎接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梅花正在盛开。接着,诗人以"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来形容梅花的清瘦和洁白,强调了梅花的纯洁美丽。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越常人、追求卓越的愿望,通过学习仙家的繁杏之法,希望自己的梅花可以超越一般的梅花,映照在横枝上,展现出秾艳的姿态。
接下来,诗人以"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来描绘梅花的美丽面容,使用了形容女子妆容的词语,使梅花更具有人的美感。诗人通过"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来形容梅花的珍贵和稀有,将梅花比作宫殿中的珍宝。
然后,诗人通过"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的比喻,表达了对于梅花的赞美之情。梅花的红艳如玉,仿佛是绛蜡所笼罩,而梅花的红色又像是染上了胭脂一般,使其更加娇艳动人。
最后两句"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歌台上舞蹈,与红妆的美人相争妍,使自己的美在音律中更加和谐。最后两句中的"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美的自信和对于艺术的理解,诗人认为只有在风月之间,才能真正领悟艺术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于梅花纯洁美丽的赞美,以及对于自身超越常人、追求卓越的愿望。诗人通过比喻和形象描写,将梅花赋予了人的美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美的意境和情感。
蹈海沈江合比踪,子阳蛙坎可能容。自闻门外韩擒虎,岂乏云间陆士龙。信矣百年谁不死,哀哉三子亦相从。烂为井底泥无恨,肯顾区区马鬣封。
拄杖相寻访夕阳,诗肩独耸到昏黄。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栏干十二绕层楼。珠帘卷素秋。当年尊酒屡迟留。识公惟白鸥。才得趣,又成愁。情钟我辈流。买山同隐肯来不。遥怜笑点头。
牛头定何向,牛尾定何指。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如何不许见全牛?雾隐云藏若相避。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胡不去作牵牛星,渴饮银河天上水。胡不去作帝藉牛,天田春风牵黛耜。却来蛮村天尽头,塞路长遣行人愁。夕阳芳草只依旧,瘦牛何苦年年瘦。
痛饮忘形处,清谈得意时。为怜非恶客,还看出新诗。交道真难合,人情岂易知。林泉他日约,杖屦且相随。
碧落远澄澄,青山路可升。身轻疑易蹋,步独觉难凭。逦迤排将近,回翔势渐登。上宁愁屈曲,高更喜超腾。江树遥分蔼,山岚宛若凝。赤城容许到,敢惮百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