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在幻化的广寒境中,罗袜纯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素娥的风姿明晰,她的玉骨像水一样灵动。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手里把握着明亮的月光,眼睛看着山河的一片景色,阅读过古今的人物。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面对自己的影子,放声长啸,一边品尝着瓮中的新酒。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广阔无边的湖泊上,倒映出如琉璃般的色彩,楚天晴朗。

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
庾楼上的袁舫,发生了什么事情,汨汨是指忙碌、繁忙的样子,主和宾指的是主人和客人。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只看到老蟾(指月亮)没有受伤,无论是圆月还是亏月,寒暑轮流更替。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今晚幸好没有下雨,何必担心脸庞被酒色沾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幻化的广寒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赞美。诗人通过描写素娥和月亮等元素,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交融。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词以中秋夜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享受。

  • 《春日散策二首》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 《春暖赠梅喜作二首》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 《题墨葡萄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 《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