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两岁是六_,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_甚时瘳。
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两岁是六_,
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
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
已办秫田数顷,
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
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
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
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
多在病坊弗悟,
美_甚时瘳。

中文译文:

年纪虽小只有六岁,
却远客他乡万里州。
一弯新月西边挂,
又传来桂花的秋香。

想见到吴中的稚子,
已经办好了几顷秫田,
还种植了千头橘树。

可笑新亭的酒,
空效仿楚人囚。
饭菜虽粗,衣服任恶,
房屋来自沼泽。

世缘道眼看破,
早听说先畴。
这服清凉的散子,
多在病坊不懂得,
很美好时病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年纪虽小但已成为远客,离开家乡到了陌生的地方。新月的出现和桂花的香气传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诗人怀念吴中的稚子,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吴中的成就,已经办好了一片片的秫田,种植了许多橘树。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和自然丰饶的向往。

接下来,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新亭的酒,以及他们仿效楚人的囚禁状态。作者用粗糙的饭菜和破旧的衣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况,房屋也只能依靠湿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看透。他认为世缘和道理都是虚幻的,早已看破,听说了先人的智慧。他提到了一种清凉的药物,这种药物常在病坊中使用,许多人却不理解其美好的功效,只有在病愈时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和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 《题山寺井》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 《寄宇文判官》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 《云岩》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 《次韵智叔三首》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 《店绐叹》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