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
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
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
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
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
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
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
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水调歌头(千叶红梅送史君)》是宋代作家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赏梅的情景,并以此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诗人才华的赞美。
诗中的“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表达了诗人在春日花开之时去赏梅,偶然间得到了美丽景象的感受。接下来的“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则用形容南方的梅花淡雅香气浓郁来对比北方的梅花,使得北方梅花显得更加俗气。而“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则以帝王与药物换骨的典故来形容南方梅花的妖娆之美以及其品性高贵。
诗中还描写了赏梅时的细节,如“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绽放时花瓣如罗袂一样层层叠叠,又能耐得住寒冷的春天。接下来的“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则以凝香之地来比喻梅花的美景,将其与古代的仙境相联系,突显出梅花的灵性。
最后的几句诗中,“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表达了对于赏梅的情趣以及诗人对美景的品味。而“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则以芙蓉花和东风桃杏来比喻本身的才华出众,并自嘲自己因醉酒而看了自家的作品,显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
整首诗词以描绘赏梅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比喻,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幽默。通过这些描写,诗词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才华的赞美。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身落江南不自悲,正欣梅也可供诗。纷纷桃李胡为者,政似当年蔡克儿。
台殿曾为贵主家,春风吹尽竹窗纱。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静里乾坤不计春,非非是是任纷纷。醒原醉白今何在,云外青山山外云。
在宋五世,天子神明。群公奉册,酡扬鸿名。金笔煌煌,遹昭厥成。思皇多祜,兴天同声。
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瓮下是成真逸,醉令人思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