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
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
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
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
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
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
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於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西湖的游客交谈,观赏水景和山景。淡雅的妆容和浓烈的妆饰,唤起了一时的观赏之情。种柳的人今天在高处,对酒唱起水调,醉卷墨色的秋水波澜。我这兴致可不浅,歌舞别让我闲着。看着酒杯前,聚散轻盈,少了悲欢。城头无限古今景象,落日和清晨的霜寒。谁唱起黄鸡和白酒的歌,还记得红旗在晴朗的夜晚飘扬,千骑月色下临近边关。先别说西州的路途,先尽一杯观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通过观赏水景和山景,唤起了诗人的情感和回忆。诗人提到了种柳的人,可能是指在高处种植柳树的人,意味着欣赏美景的人正在高处,与之共饮并唱起水调。秋水波澜和墨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景象。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兴致和不愿闲散的心情,希望能参与其中的欢乐和忙碌。他观察到聚会中的交流和离散,形容聚散之间的轻盈和不经意。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城头的景色和日出日落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长河和时光的流转。他提到了唱黄鸡白酒的歌和红旗的意象,暗示了壮丽的景色和英勇的战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西州路途的无所谓态度,呼唤读者与他共同品味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历史传承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辛弃疾的才华和文学造诣,也传递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百日篮舆因局跧,三晨泥阪兀跻攀。晚晴幸自垫江县,今雨奈何巾子山。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班班。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君去闽山亦动容,即今岁俭更民穷。有豺当道凭谁问,无凤鸣阳恐国空。莫放钦夫归岳下,岂容子骏久京东。传闻玉座筹边急,颇牧何妨在禁中。
侵床绿意多,过牖松花落。草堂一编诗,送客不下阁。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结束青山向日还,得书南望意悠然。少宽二老庭帏念,粗了生平灯火缘。去路虽遥心已近,短篇欲就意难圆。不妨静洗笙歌耳,稳接江涛到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