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25石鬼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
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这首诗词是宋代毛开云所作的《水调歌头(送周元特)》。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于冠之中都。
心胸宽广如25石,不肯低头妥协于权贵,引领着人们去流浪江湖。
更学习鸱夷子的行为,乘船向东吴航行。
送别公侯,杯酒尽,少有犹豫。
在旧棠树的阴影下,有几人拥车相随于路上。
归途接近云天尺五,梦想着治国经纶的贤良之业,谈笑间取得单于之功。
请问苕溪水,是否留下了这位老者的足迹。
诗意:
这首诗词是毛开云送别周元特的作品,表达了对周元特的赞美和祝福。周元特是李元礼和管夷吾这两位历史上英杰的继承者,具有杰出的才华和令人敬佩的品德。诗中描绘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志向,他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和正义,不畏强权,选择了漂泊江湖的生活。他学习了鸱夷子的行为,希望能够像他一样有所成就。诗人以饱满的热情送别周元特,祝愿他成功并留下值得纪念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周元特的形象和品质。诗人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周元特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被描述为英姿雅望、凛凛玉立于冠中都的人物,心胸宽广如25石。这些描写表达了周元特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志向。
诗中也提到了周元特的行动和选择,他不肯低头妥协于权贵,选择了流浪江湖的生活,并学习了鸱夷子的行为。这表明他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和真理的坚守。
诗的结尾,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苕溪水的询问,是否留下了这位老者的足迹。这种句式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张力,使读者对周元特的足迹和传世之事产生了好奇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周元特高尚的品质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欣赏和祝福。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正直和公义的追求。
把兄嫂,好供养。更是我见在父母,谁人敢向。这里却有个王三,更朝夕思想。哥哥嫂嫂休悒怏。休烦恼、好把心来涤荡。*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
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菁江十里路逶迟,两岸平畴接翠微。赢得闲中乘画舫,随潮西上趁潮归。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荔枝叶底暑阴清,已有新蝉一两声。荷露柳风餐未饱,怪来学语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