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作者介绍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夏元鼎的生平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少从永嘉诸老游。好观阴符,尝游祝融峰,自云遇仙人指授,因为作讲义。自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

  夏元鼎能词,著有蓬莱鼓吹一卷,《强村丛书》又注阴符、药镜、悟直三书,真德秀为之序,《度上腐谈》并传于世。

  夏元鼎又号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尝入仕为宦,奔走燕齐间,年届五十,方弃官学道。精于《崔公入药镜》、《黄帝阴符经》及《悟真篇》三书,著《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七卷、《黄帝阴符经讲义》四卷及《崔公入药镜笺》等,章剖句析,皆有灼见。南宋学者真德秀与其交往相善,并为之撰序,称元鼎所著“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其所述丹法强调自身修炼,属南宗清修派。《悟真篇讲义》取《悟真篇》诗八十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依据张紫阳“三教合一”之旨,征引《道德经》、《阴符经》、《参同契》、《入药镜》、《龙虎上经》、《钟吕传道集》、《西山会真记》、《指玄篇》等与炼丹密切相关之道书,逐一诠释,以阐发修炼内丹之要。《阴符经讲义》则据四百余文字本经文,逐句逐段释义,以阐内丹修炼之旨。其中卷四为《图说》,内载日月圣功图、奇器万象图、三教归一图、五行生成图等。每图后有图说,以解图象之意,皆本于南宗,多论天地阴阳五行化生及金丹之道。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采取铅须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夏元鼎。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采取铅须密,
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
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
一得还君永得,
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
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
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中文译文:
采取铅须密,
真诚地辨别美丑。
不要让人误解,
抢夺鼎内的时间。
两种事物分明真假,
一旦得到,永远拥有,
这件事是天意的安排。
记住元阳的动力,
巧妙地运用在虚弱之中。

法寅申,行子午,总都不是。
自然的时节,即使在梦中也不能真正属于精气血液,
它们不是肺、肝、心、肾,真正的本质也不是脾。
言下透露了很多,可惜大多数人无知无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诚实辨别美丑的观念为出发点,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虚假、真诚与伪装的思考。采取铅须密,意味着仔细辨别事物的真相,不被外表所迷惑。夺来鼎内及其时,表示抢占机遇,抓住时机。二物分明真伪,指的是要能够辨别事物的真假,得到真正的收获。此事契天机,强调这样的行动符合天意的安排。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法寅申、行子午等时间点和肺、肝、心、肾等脏器,指出它们并非真正的本质,而是表象,进一步强调了辨别真实与虚假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表达了作者对于许多人对于真相的无知和无识的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真实与虚假的思考,表达了诚实辨别事物本质的重要性,并对那些无视真相、被表象迷惑的人表示了遗憾。这首诗词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夏元鼎的才华和思想。

  • 《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 《松源山》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 《句》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 《百舌》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 《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