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上麟阁,莫使鬓先秋。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仇。
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
朱幡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该词虽是一首咏燕词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象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不愧佳作。纯甫词结有《海野词》。
诗词《水调歌头》的中文译文为:图画中的麟阁,不要让秋天先染白我的鬓发。壮年豪气,却无奈地黯淡在阵云之中飘浮。常常想起在青油幕下,一次箭射向聊城,谈笑静静地站在边头。勋业是无意间得来的,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和仇恨。卷龙韬略,随着凤凰的诏书,与时俱进。红色旗帜黑色盖子南下,只是试探海山州的情况。偶然邂逅故人相见,俯仰之间,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长久,蝼蚁与王侯共存。万事都是偶然的,风月随心嬉游。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曾觌壮志未酬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但却在阴云之下黯淡无光。他回忆起青油幕下的往事,一次箭射向聊城,表达了一种无意间取得的功勋,并表示自己不是为了功名和仇恨而努力。诗中还有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卷龙韬略和凤凰诏书的比喻,表达了与时俱进的态度。最后,作者谈到偶然的相遇和人生的短暂,以及蝼蚁与王侯共存的哲理,表达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花露滴香红,花底漏声初歇。人似一枝梅瘦,照冰壶清彻。翠蛾云鬓为谁容,虫丝宝奁结。可惜一春憔悴,负满怀风月。
五五复五五,五五逾重数。浮世若浮云,金石一如故。与君相见时,杳杳非今土。
去郭来寻隐者居,柳阴假步小篮舆。每期会面初偿约,却计论心旧得书。浅绿垣墙绵薜荔,淡红池沼映芙渠。为言肯共留连饮,涧有青芹罟有鱼。
六月访古壑,衣巾全似秋。多无百年寿,能得几番游。泛酒月流硖,听笙云满楼。相忘有樵者,来往共夷犹。
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以大愿力出世间,示梵王身宣正法。三十六旬有六日,惟有此日最吉祥。稽首殷勤一瓣香,万岁千秋为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