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
老怀易感,厌听催别笛横羌。
自愧谋非经远,更笑才非任剧,安得召公棠。
有志但碌碌,无绩可章章。
汉嘉守,明似月,洁如霜。
邦人鼓舞,爱戴惟恐趣归忙。
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书凝香。
且趁东风去,步武近明光。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弔高宗丧,镗爲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诗词:《水调歌头》
作者:京镗
朝代:宋代
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
老怀易感,厌听催别笛横羌。
自愧谋非经远,更笑才非任剧,安得召公棠。
有志但碌碌,无绩可章章。
汉嘉守,明似月,洁如霜。
邦人鼓舞,爱戴惟恐趣归忙。
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书凝香。
且趁东风去,步武近明光。
中文译文:
四年来分别川蜀之地,漫游万里下悬挂着吴国的帆船。
我年老心境敏感,不喜听到离别的笛声从羌地传来。
我自愧谋略不足以经营遥远之事,更以才华不足以担任大剧,但愿能有像召公那样的机遇。
我有志向,但却碌碌无为,没有可写下的成就。
汉嘉守,明亮如月,洁白如霜。
国家的人民鼓舞我,爱戴我,唯恐我匆忙返回。
况且我在水陆行政机关任职,仍然需要学习苏州的文法,写下朝廷的诗章。
且让我趁着东风离去,向着明光城迈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京镗所作,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思考。诗人以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为主题,抒发了对离别的痛苦和追求成功的渴望。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自己分别川蜀四年的经历,漫游万里下吴樯。他年老了,心境敏感,对别离的痛苦深有感触,厌倦了听到别离的笛声从羌地传来。
接着,诗人自愧谋略不足以经营遥远之事,才华不足以担任大剧,但愿能有像召公那样的机遇。他感到自己有志向,但却碌碌无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可言。
诗中提到的汉嘉守,形容自己明亮如月,洁白如霜,显示出诗人对自身的评价和自豪感。
然后,诗人谈及国家的人民鼓舞他,爱戴他,唯恐他匆忙返回。这表明诗人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厚爱,他们希望他能坚守岗位,不轻易离去。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水陆行政机关任职,需要学习苏州的文法,写下朝廷的诗章。这反映了当时官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才能,以适应政治环境。
整首诗以自我表白的方式,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对国家民众的牵挂。通过描写个人的遭遇和情感,表达了一种官员在政治斗争和职责中的内心挣扎和追求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景物的描写,使诗意更加丰富生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水调歌头》通过诗人的自述,抒发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成功的追求,展现了官员在政治环境中的内心挣扎和对国家民众的关怀。同时,诗中运用了精细的描写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不驰骏马驾青牛,西度函关紫气浮。文字五千传道德,仅同释教让儒流。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
英主龙飞嗣位来,洮东首奏捷师回。若评后圣勋臣序,功占凌烟第一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