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煎凤髓,续此玉琴弦。
依然音调清婉,律吕互相宣。
天使彭城姝丽,来配鲁邦才子,永作地行仙。
况有盈门礼,百两拥骈阗。
更临鸾,看举案,两无偏。
从此欢谐千岁,月下与花前。
剩长芝兰玉树,俱作蟾宫佳客,声誉振螺川。
仍看明年去,平步上青天。
无传。
《水调歌头·阿谁煎凤髓》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无名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阿谁煎凤髓,续此玉琴弦。
有人煎炼凤凰的髓骨,继续弹奏这把玉琴的琴弦。
诗中的“阿谁”指代一个人,可能是指作者自己,也可能是指某位女子。煎凤髓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挥。玉琴弦则象征着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表达。
依然音调清婉,律吕互相宣。
音调依然清脆悦耳,音律相互呼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追求和对和谐美妙的音调的赞美。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诗人希望通过音乐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天使彭城姝丽,来配鲁邦才子,永作地行仙。
天使般的彭城美女,来与鲁邦才子相配,永远成为地上的仙子。
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与才子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美好关系。地行仙指的是在尘世间过着仙人般的生活,象征着他们的幸福和美满。
况有盈门礼,百两拥骈阗。
还有丰盈的婚礼,百两黄金装点华丽。
这两句表达了婚礼的盛大和华丽,以及丰富的嫁妆。盈门礼指的是婚礼中的各种仪式和庆典,百两黄金则象征着财富和富足。
更临鸾,看举案,两无偏。
更加临近鸾凤楼,观赏举案的盛宴,两人没有任何偏见。
这句诗意描绘了两人的幸福生活,他们一起欣赏着盛宴,没有任何偏见和争执。
从此欢谐千岁,月下与花前。
从此以后,幸福和谐将持续千年,共度月下和花前的美好时光。
这句表达了两人的幸福将长久持续,他们将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共同度过幸福的岁月。
剩长芝兰玉树,俱作蟾宫佳客,声誉振螺川。
剩下的是长久的芝兰和玉树,共同成为蟾宫中的佳客,声誉传遍螺川。
这句诗意表达了两人的美好名声将传遍大江南北,他们将成为蟾宫中的贵宾,享受尊荣和美好。
仍看明年去,平步上青天。
继续展望明年的未来,轻松地踏上青天。
这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明年的日子将继续幸福美好,他们将轻松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两位相爱的人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音乐的赞美以及对幸福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圜钟为宫]玄冥凌万,几聿其周。天地闭藏,农且息休。古大蜡礼,伊耆笔修。爰荐飶声,以迓飚游。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黄陵庙下,送君归去,上水船儿一支。离歌声断酒杯空,容易里、东西南北。重湖风月,九秋天气,冉冉清愁如织。我家住在楚江滨,为频寄、双鱼素尺。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阳,袅袅逐东风。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绿,桃杏未成红。已觉寒光尽,还看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麻姑之山撑半空,麻姑之水飞长虹。奔流到城不到海,酿春尽入糟丘中。前年足迹半天下,曾访麻姑当盛夏。麻姑酌我三百杯,玉山颓然醉方罢。麒麟之脯擘荐酒,世间此味何曾有。醒来欲再访麻姑,万叠千重云有无。君家留我亦不减此味,酒泉如海何须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