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龙吟(除夕)》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
好时节,逢场作戏。
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
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作者介绍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称其“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谓“孙季蕃老于花酒,以诗禁仅为词,皆太平时节闲人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花翁集 》一卷,注云:“ 在江湖中颇有标致,多见前辈,多闻旧事,善雅谈,长短句尤工。尝有官,弃去不仕。”又沈义父《乐府指迷》云:“孙花翁有好词,亦善运意,但雅正中忽有一两句市进话,可惜。”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水龙吟(除夕)》
小童教我写桃符,道士还了年年定例。
在神龛前,除去污秽,献上鲜花和清水。
祈求的事,不是为了财名,只是希望学诗写字能进步,成绩上面能稍稍提高。
喝酒的量要加以教导,不能喝醉。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节,人们在庙会上玩耍。
驱赶傩,放爆竹,吃软饼和酥豆,整夜不睡。
四海的人都是兄弟,阿鹊也多了一岁。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平安和顺,快乐且安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诗中展现了除夕的传统活动,如写桃符、祓除灶下污秽、祈福、放爆竹等,以及庙会上的欢乐氛围。通过这些景象,作者展现了除夕的喜庆和欢乐,同时也传达了对于新年的美好祝愿。作者强调虽然求财求名并非最重要的,他更重视学习诗文,提高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最后,作者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谐安宁,人们能够团结友爱。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新年幸福和繁荣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强调了学习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 《与弟侄饮梅花下分韵得香字》

    日多色愈正,春和天与香。提携一樽酒,问讯满园芳。嗣岁诗多思,怀人心甚长。更须多秉烛,玉立胜红妆。

  • 《过杨乐道宅西桃花盛开》

    城隈绕舍似山家,舍下新桃已放花。无限幽香风正好,不胜狂艳日初斜。自怜马上空愁望,谁向樽前与醉夸。京国难逢春气味,莫随尘事度年华。

  • 《点绛唇 次吕叔泰韵》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

  • 《再韵寄元龄弟二首》

    小舟闲已杙江湄,满眼璚瑶定有诗。诗似其人人似雪,只应清处恐人知。

  • 《京口喜雨楼落成呈史固叔侍郎》

    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大鹏展翼到中天,化作檐楹不飞去。一日登临天下奇,华灯照夜万琉璃。上与星辰共罗列,下映十里莲花池。泰山为曲海为酿,手挈五湖为甕盎。银糟香沸碧瑶春,歌舞当垆多丽人。使君歌了人皆饮,更赏谷中花似锦。五兵不用用酒兵,折冲樽俎边尘寝。

  • 《寄刘昉秀才》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