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青山全似,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须臾懒去,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梧桐树了,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一觞一咏,一灯而已。
欲侍无眠,争如且恁,有无穷意。
怕嫦娥,隔窗偷看,须下却、帐儿睡。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上牛头,
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
青山全似,
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
须臾懒去,
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
梧桐树了,
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
一觞一咏,
一灯而已。
欲侍无眠,
争如且恁,
有无穷意。
怕嫦娥,
隔窗偷看,
须下却、帐儿睡。

诗意和赏析: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描绘了作者在潼川玩赏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到西风吹过潼川牛头山,暗示着秋天的凉意。天涯的边缘,这里指代远离家乡的地方,可通过观赏月亮来安慰人的情感。斜阳渐渐西下,青山如画,仿佛故人一样亲切。远行归来,一时懒散,桂花依然未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下来,作者期待着明月的出现,当冰轮(指明月)升起时,梧桐树上的鸟儿就会鸣叫,点点星光闪烁。眼前的蓝天洁净无瑕,仿佛置身于水晶宫中。然而,这些玩赏的事物,只是区区琐事,只需一杯酒、一首诗、一盏灯就足够了。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欲侍却无法入眠,争如此时的安然宁静,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意义。作者担心嫦娥(传说中的仙女)偷窥自己,于是要关上帐篷去睡觉。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作者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

  • 《紫极观二首》

    杨柳花飞杏子新,园林无地可留春。却寻风雨江边路,惭愧烟霞物外人。

  • 《秋末江上望》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题馀不溪废寺》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