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
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
史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水磨亭子》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磨亭子
多病山斋厌郁蒸,
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
乔木成阴百啭。
载酒未妨佳客醉,
凭高仍见老农耕。
史君自有林泉趣,
不用丝篁乱水声。
中文译文:
多病的山斋厌倦了郁蒸,
经过很长时间不再去东城。
新鲜的荷叶从水中冒出,两只鹭鸟飞翔,
高大的乔木成荫,百鸟齐鸣。
即使带着酒,也不能阻止佳客的醉意,
站在高处仍然可以看到老农耕作。
史君自有他喜欢的林泉之趣,
不需要丝竹和水声的干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水磨亭子的描写,表达了欧阳修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斋因郁蒸而感到厌倦,暗示了作者对尘世烦扰的厌倦之情。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东城了,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更加渴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新鲜的荷叶从水中冒出,两只鹭鸟飞翔的景象,以及高大的乔木成荫,百鸟齐鸣的景象。这些描绘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提到即使带着酒,也不能阻止佳客的醉意,说明作者并不拘泥于物质享受,更加注重心灵的愉悦。同时,作者站在高处仍然可以看到老农耕作,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朴实劳动的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朴实劳动和内心宁静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东方昽昽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闺门半掩床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青衫淝水去,亦足慰高年。县以州名寿,官于尉号仙。战场潜鬼火,耕野起人烟。彩棒无劳设,蒲轮下九天。
卜筑成佳致,幽栖乐圣时。何如谢公墅,略似习家池。地暖梅开早,天寒酒熟迟。催租人去后,续得夜来诗。
拔嶂悬泉隔世嚣,层楼曲阁倚云霄。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
深林尽处背浮图,却悔舆篮不跨驴。珍重病僧留别语,晦庵去后亦来无。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语事时。天若可升非待劝,神如无验不须祈。人当堂上易施设,事过面前难改移。世盛世衰非一日,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