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沤二首》

至宝何缘识得全,骊珠浮没只俄然。
金仙额上庄严底,只许凡人见半边。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水沤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珍贵宝物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无法全面了解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至宝何缘识得全,
骊珠浮没只俄然。
金仙额上庄严底,
只许凡人见半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至宝为主题,通过描绘骊珠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珍贵宝物的赞美和思考。诗中的至宝指的是骊珠,它被描述为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物。然而,诗中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珍宝的认知是有限的。

首先,诗中提到了骊珠的浮没,意味着它并不总是完全显露在人们眼前。这暗示了人们对于珍宝的了解是有限的,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浮没的形象也可以理解为珍宝的神秘和难以捉摸的特性。

其次,诗中提到了金仙额上庄严底,只许凡人见半边。这句话表达了珍宝的尊贵和神圣,以及人们只能看到珍宝的一部分。金仙额上庄严底的描绘,使得珍宝的形象更加庄重和神秘。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珍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思考。作者认为人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无法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这种思考也可以引申为对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的思考,人们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无法完全了解世界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珍宝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思考,以及对于世界的认知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谦虚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认知,同时也呼唤人们去探索和了解更多的事物,以获得更全面的认知。

  • 《咏石榴花》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凤皇 一作 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湖向西。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老人也欲上山去,上个深山无姓名。

  • 《路傍草》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 《列仙文·清虚真人》

    欻驾空清虚,徘徊西华馆。琼轮暨晨抄,虎骑逐烟散。惠风振丹旌,明烛朗八焕。解襟墉房内,神铃鸣璀璨。栖景若林柯,九弦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叹。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

  • 《自庐山回过富池隔江遥祷甘公祠求便风至黄沥》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穷。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