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天一色亭上即事》

芰荷深处小壶天,时见征帆破晚烟。
非主非宾和气裹,似晴似雨绿阴边。
凭阑笑语惊鱼鸟,信步游行废管弦。
剩喜利名尘不到,持竿柳下问渔船。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天一色亭上即事》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天一色亭上即事,
在芰荷深处,有一个小壶天。
时常可以看到征帆破晚烟,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和善相待,
就像晴天和雨天的绿荫相依。
站在栏杆上,笑语声惊动了鱼鸟,
信步游走,经过了废弃的乐器声。
我喜欢在这里,远离喧嚣,不受名利的纷扰,
我拿着渔竿,走到柳树下,向渔船的主人问候。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水天一色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亭子。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中的小壶天象征着亭子的宁静与美丽,征帆破晚烟则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生机。

诗人以非主非宾的态度描绘了亭子中的人物,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和气相待,和谐而友好。似晴似雨的绿阴边,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物,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诗人站在栏杆上,发出笑语声,惊动了鱼鸟,这一景象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使整个亭子更加生机盎然。同时,诗人信步游走,经过废弃的乐器声,这种对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宁静与寂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亭子的喜爱。他喜欢远离喧嚣,不受名利的困扰,拿着渔竿走到柳树下,向渔船的主人问候。这种对宁静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纯朴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亭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友善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赞美。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