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

虽有莲荷浸屋东,暑烦睡过一陂红。
秋来人意稍苏醒,似惜霜前零乱风。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是宋代叶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虽有莲荷浸屋东,
暑烦睡过一陂红。
秋来人意稍苏醒,
似惜霜前零乱风。

诗意:
这首诗以水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炎热夏季的感受和秋天到来时人们的心情。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们内心的变化,以及对逝去的夏季的感慨。

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房屋东侧被莲荷浸泡的情景,莲荷是夏季的象征,暗示着夏季的炎热和湿润。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在炎热中烦躁不安,睡过一觉后,醒来时发现周围已经变成了一片红色,这里指的是秋天的到来,红色代表着秋叶的颜色。

第三句表达了人们在秋天到来时心情逐渐苏醒,暑气渐渐消退,感觉稍微舒畅了一些。最后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零乱的风吹过,似乎在留恋着霜降之前的时光,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内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烦躁和对秋天的期待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通过莲荷、红色和零乱的风等形象,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表现力。最后一句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使整首诗意境更加深远。

  • 《偈颂七十二首》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去水东流。茫茫宇宙人无数,那个亲曾到地头。

  • 《看刈禾》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 《游灵公观》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仲连本策士,元亮非隐者。举世莫知我,悬车息其马。舣船阳羡头,停策计山下。山水自娱人,无烦丝竹写。

  • 《慈溪龙虎轩偶成》

    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峩岷。

  • 《赠杜介(并叙)》

    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几先自浙东还,与余相遇于金山,话天台之异,以诗赠之。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松风吹aa30露,翠湿香袅袅。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举意欲従之,翛然已松杪。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群生陷迷网,独达従古少。杜叟子何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