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不忍》

渔阳叠鼓风沙战,泼水淋漓舞胡旋。
此时太息念銮舆,玉体能胜寂寞无。
六宫遭乱多奔迸,不复梨园歌舞盛。
著鞭傥未蹂龙庭,我瑟虽调何忍听。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四不忍》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不忍》中文译文:
渔阳叠鼓风沙战,
泼水淋漓舞胡旋。
此时太息念銮舆,
玉体能胜寂寞无。
六宫遭乱多奔迸,
不复梨园歌舞盛。
著鞭傥未蹂龙庭,
我瑟虽调何忍听。

诗意与赏析:
《四不忍》以渔阳叠鼓的战场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充满烽火硝烟的战场景象,以及在乱世中歌舞剧院的凋零。诗中透露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战乱和社会动荡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的反思。

诗中的“渔阳叠鼓风沙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景象,鼓声和风沙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荡的画面。通过“泼水淋漓舞胡旋”,诗人表现出战争带来的残酷和人们在战乱中的艰难求生。

在这个动荡的时刻,“太息念銮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同时,作者提到“玉体能胜寂寞无”,暗示了国家的美好和坚韧,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能够坚持下去。

接着,诗中提到了“六宫遭乱多奔迸”,暗指宫廷内部的混乱和动荡,不再有过去的歌舞盛宴。这种对宫廷和社会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的担忧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著鞭傥未蹂龙庭,我瑟虽调何忍听”,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混乱时期的反感和不忍。诗人愿意奏起自己的琴瑟,但无法忍受龙庭的混乱和战乱所带来的音乐无法真正被欣赏的境况。

《四不忍》通过描绘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不满。诗词中蕴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时代的思考。

  • 《华胥引(黄钟秋思)》

    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 《佛舍见胡子有嘲(一作嘲胡子小男)》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 《徐思远出示月夜登楼诗句法甚高不类平生语幸》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 《书情献相公》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 《刘骍子初冠勉以诗》

    汝斧十五初裹头,桂堂读书从我游。汝今裹头恰十五,两载东林就规矩。我身只是前时命,汝家岁久无衰盛。族人快活羡汝爷,汝又胜爷好情性。莹彻温柔好性情,更须奋笔趋前程。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诸舅岂无甥。

  • 《寒夜呈梅深》

    空齐对孤客,寂寞似僧家。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