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次寄意》

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暖愁。
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閒爱说侯。
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
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

作品评述

《四次寄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陈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正大从来不径由,
穷崖今却伴暖愁。
栖栖宇内知师孔,
吃吃人閒爱说侯。

昨夜撞钟搜句到,
他年笼壁把名留。
崆峒麦熟关时事,
此意还曾入咏不。

【中文译文】
大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
在险峻的悬崖边,此时却伴着温暖的忧愁。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知道孔子的教诲,
有人只是闲聊喜欢谈论权贵。

昨夜敲钟寻找句子,
将来在这壁上留下我的名字。
崆峒山那里的麦子成熟了,
关于时事的这种意思,曾经也曾写过。

【诗意和赏析】
《四次寄意》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及一些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想感悟。

诗的开头写道:“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暖愁。”作者用“正大”来形容道德和原则,暗示着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生态度。而“穷崖”则象征着险峻的道路和困难,这与“暖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传递出一种思考人生选择的深沉情感。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孔子和侯子,用以比喻知识和权贵。作者以“栖栖宇内知师孔”来表达对知识、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而“吃吃人閒爱说侯”则暗示了一些人只是喜欢闲聊和追逐权势。这种对人生态度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和真理的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寻找灵感的过程和对名声的追求。诗中的“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揭示了诗人在寻找灵感和创作的过程中的努力和渴望。同时,这也突显了诗人对留下自己名字的渴望和对文学成就的追求。

最后两句“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运用了典故和景物描写,突出了时事和历史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崆峒山的麦子成熟,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而“此意还曾入咏不”则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中思考过的主题和意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知识、名望和时事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诗中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对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以及追逐名声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时事的关注。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思索者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对人生和价值的思考。

  • 《中右所不寐》

    满城铃柝夜如何,檐马西风搅梦多。白发萧萧人不寐,半规新月照沙河。

  • 《颂古一百则》

    岐分丝染太唠唠,果缀花联败祖曹。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屏割繁碎,剪除氄毛。星衡藻鉴,玉尺金刀。黄蘖老,察秋毫,坐断春风不放高。

  • 《泌园春》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 《鉴湖西岛言事》

    慵拙幸便荒僻地,纵听猿鸟亦何愁。偶斟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时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 《游北山》

    春色著人如酒浓,我来却值雨蒙蒙。千岩磊落风尘表,万井参差罨画中。游子三三仍五五,落花白白更红红。须知满目皆真理,面壁何劳学苦空。

  • 《绝句》

    才经赏月时,又度菊花期。岁月东流水,人生远别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