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和》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
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
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
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
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
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
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
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
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
我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意味着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表明作者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诗中提到"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表达了作者认为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并不一定需要在庙堂之上,也可以在野外和平常的生活中实现。作者认为,只要心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就能够领悟到玄妙的道理。

诗中还提到了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这表明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态度,他认为金钱应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暂的享乐。作者希望将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以实现长远的价值。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作者认为,与其追求虚荣和富贵,不如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境界的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传承和长远价值的重视。

  • 《安清桐夜坐有怀》

    屋角锦树风飞扬,阴岑夜色凝清霜。结庵云窦谢尘俗,危然搔首忧偏长。背灯顾影空寂閴,亦复自怪何昂藏。人生百虑已大瘦,顾我耿耿无他肠。年来戎马暗河朔,宵旰十载烦吾皇。时将朝事问府主,藁街未见枭狼羊。我亦乾坤一穷士,痴心未肯老为郎。浩歌慷慨拟投笔,门外太白空煌煌。

  • 《刈稻了咏怀》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 《早朝十绝》

    龙德当阳开泰运,凰楼南面御阶平。恩波浩荡宽如海,八彩重瞳仰圣明。

  • 《竹筩养梅置窗间》

    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截筩存老节,折树冻疏枝。静牖初安睡,清泉满注时。暗香披拂外,细细觉风味。

  • 《舟过碛江同存子侄论易》

    行行晚到碛江天,间把乾坤仔细论。流水不知何处去,渔樵一饱两忘言。

  • 《公子行》

    春色满城池,杯盘著处移。镫金斜雁子,鞍帕嫩鹅儿。买笑歌桃李,寻歌折柳枝。可怜明月夜,长是管弦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