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案上慵料理,长物斋中悉屏除。
乍可假□□□甫,安能佞佛把随如。
虎皮晚岁羞争席,豹尾当年扈属车。
冬暖无冰村酒贱,肯来溪上共叉鱼。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抛弃。
诗中描述了一个乱糟糟的案头和一个整洁的书斋。诗人懒散地不去整理案上的乱书,而是将长物(指贵重物品)都屏除在书斋之外。这种行为显示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漠态度,他不愿意被物质所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虚荣和佞巧的厌恶。诗人认为自己可以假装像那些佞巧的人一样,但他问道,为什么要像佞巧的人一样随波逐流呢?这表明诗人对虚伪和世俗的态度持有批判的立场。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对虚荣和功名的不屑。诗人说,虎皮(指官职)在晚年时会感到羞愧争夺席位,而豹尾(指勋章)在年轻时曾是车上的附属物。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荣誉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说,在冬天温暖的时候,村里的酒很便宜,但是他宁愿去溪边和朋友一起分享渔获。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他不愿意被物质的诱惑所迷惑,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四和》通过对物质欲望和虚荣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真实情感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宁静而自由的生活。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