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和》

周家石鼓嵯峨,从臣才艺心多。
所期唤起雅颂,渠止镌成隶科。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四和》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周家石鼓的壮丽景观和从臣们的才艺,表达了对雅颂的期望,并描绘了渠道的镌刻过程。

诗词的中文译文:

周家石鼓嵯峨,
从臣才艺心多。
所期唤起雅颂,
渠止镌成隶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周家石鼓为背景,描绘了它的壮丽和嵯峨之美。石鼓是古代重要的碑刻之一,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描述周家石鼓的嵯峨之姿,展示了它的庄严和雄伟。

诗中提到了"从臣才艺心多",表达了从臣们的才华横溢和对艺术的热爱。从臣们是指辅佐君主的文臣,他们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文化艺术的守护者。他们的才艺和心灵都是多样而富有创造力的,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人提到"所期唤起雅颂",表明他希望通过对石鼓的赞美和颂扬,激发人们对高雅文化和艺术的热情。雅颂是指高尚的歌颂和赞美之词,通过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可以提升人们的情操和内涵。

最后两句"渠止镌成隶科"描述了刻制石鼓的过程。渠止指的是渠道,镌成则指的是雕刻完成。隶科则是指隶书的篆刻技法。这两句表达了石鼓刻制的艰辛和精细,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的来说,《四和》这首诗通过描绘周家石鼓的壮丽景观和从臣们的才艺,表达了对雅颂的期望,并展示了石鼓刻制的艰辛和精细。诗意深远,赏析其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与热爱。

  • 《椿桂堂》

    昔时共说窦家椿,今见清门五桂新。我亦乡闾夸盛事,比君家尚少三人。

  • 《兰坡》

    梅花扫迹春无光,继踵惟有幽兰香。天姿冲澹谢朱粉,睥睨百卉皆优倡。高人采撷纫为佩,养之盆盎移中堂。微风馥馥来何所,一干鼻观尤非常。年来屡遭白眼笑,过而不顾夫何伤。深山穷谷遂真性,寂寞无人亦自芳。忆昔灵均滋九畹,贞洁内守甘退藏。众醉独醒隘八表,回视俗物都茫茫。

  • 《虚飘飘》

    虚飘飘,虚飘飘。禹门三级浪,仙子百花桥,雪霙轻作霰,檐溜冻成条。游丝千尺纲春色,掣电一抹收远霄。虚飘飘,此时幻聚犹坚牢。

  • 《感事》

    渭上昼昏吹战尘,横戈慷慨欲忘身。东归却作渔村老,自误青春不怨人。

  • 《都梁八首》

    天外纤云尽,山颠望眼遥。平淮剪绿野,白塔界晴霄。客里风光异,吟边物象骄。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

  • 《戏呈友人》

    年来学道未知方,羞逐莺花燕蝶忙。三五年加心死尽,有如鱼鸟见毛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