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万古明义,寸刃终屠魏齐。
箦裡谁知范叔,车中暗逐王稽。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四和》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复仇的坚定决心和义正词严的情感。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和》
复仇万古明义,
寸刃终屠魏齐。
箦裡谁知范叔,
车中暗逐王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复仇为主题,表达了对于复仇行为的正义追求。诗中描绘了复仇者不畏艰险,决心坚定,表示要用寸刃消灭魏国和齐国的敌人。通过诗词的表达,诗人项安世将复仇视为一种维护正义的行为,并对复仇者的勇气和决心表示赞赏。
诗词的前两句“复仇万古明义,寸刃终屠魏齐。”直接表达了复仇的目的和决心。诗人认为复仇是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行为,通过寸刃,最终可以彻底消灭敌人。这种坚决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人们感受到了复仇者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箦裡谁知范叔,车中暗逐王稽。”则描绘了复仇者的行动方式。范叔隐藏在箦(音节,古代的一种车厢)里,暗中追踪敌人王稽的车马。这种暗中追踪的手段显示了复仇者的智谋和隐匿能力,同时也突出了复仇者对于复仇目标的追捕和追杀。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复仇者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以及对复仇行为的肯定。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复仇者的行动方式,突出了复仇者的聪明才智和谋略。这首诗词在表达中融合了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复仇者的坚韧和决心。
草露团团夜气浓,一天明月半弯弓。光涵万顷澄秋霁,影落千山接翠空。毫发不迷孤照处,胆肝尽露广寒宫。回廊独步浑无觉,似是泠然驾远风。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大鱼不能上,暴鬣一作腮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征君一月不出屋,客来喜值清秋时。会稽录事应当别,笠泽高僧定赋诗。新月忽从溪上出,清尊还向竹间移。殷勤持寄于高士,切莫愁吟两鬓丝。
一室凌埃壒,公堂更左偏。闲消官上日,小隐洞吴。棋酒随醒醉,蚊虻断扑缘。怜渠锻炉侧,矻矻计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