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运偶千龄旦,家传万石风。
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
致主唐虞上,论经伏郑中。
生钟维岳瑞,葬复近神崧。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偶然获得千年的福运,继承万斛的粮食之风。曾任五朝的京兆尹,祖辈三世的大司空。向主上献上唐虞时代的贡献,探讨经学并敬仰郑子夏。生时钟声连绵不断,去世后葬于神崇的附近。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向太师吕公致以深切的挽辞。诗中描述了吕公世代出仕,担任重要职务,对国家军事事务和中央政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对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和经学的研究深感敬佩,在生前钟声不断,犹如岳瑞之才,而去世后葬于神崇之地,显示了他的尊贵和荣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公的赞美和致意,展现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成就。诗中运用了对称的句式和平衡的结构,使得整首诗词节奏韵律流畅。诗人以古代帝王和经学为背景,突出了吕公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追求和对经学的钻研。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吕公生前的钟声和葬地的选择,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尊重。

整首诗词以吕公的功绩和崇高的地位为主题,通过赞美吕公的才能和贡献,展示了宋代士人对政治家和学者的敬仰和推崇。这首诗词不仅是对吕公的颂扬,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政治家的期待和赞美。

  •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 《高士咏·郑商人弦高》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 《竹堂秋雨》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梦清。客来听未惯,认作打篷声。

  • 《和胥门闲泛》

    细桨轻撶下白蘋,故城花谢绿阴新。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著屟人。

  • 《鹧鸪天(葭萌驿作·七之二)》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 《雨中九日》

    拄杖从教倚壁间,草堂竹牖亦开颜。有期胜侣冲风至,无限游人载酒还。对雨且看篱下菊,闭门自见意中山。年年南郭登临厌,放得今朝一节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